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

「3C科技開箱文」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 圖文開箱分享


這次與大家分享的是2017年款的「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圖文開箱,雖然這是我的第三部 Mac 筆電,但仍不得不感嘆科技的進步、與佩服蘋果公司不斷推陳出新的新創意、新思維。這款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,與我手上六年前的 「Apple MacBook Pro 13吋 2011」 相比,更輕更薄更小、當然也更快!當然,價格也更高囉~哈哈~。好啦,廢話不多說,接下來就用超多的圖片,帶大家來看看這台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吧!

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圖文開箱分享」外盒包裝

坦白說,當我收到 MacBook Pro 筆電包裹時,還有點不可置信,雖然早已不是 Apple 初次購機者,光筆電這也是第三台了,但這台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的外盒包裝,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小ㄚ!
▼這次是在 PChome 購物中心 上購買這台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,看這貼紙,是由「聯強國際」出貨~
 
外盒側面貼有這台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的序號等相關資訊。▼


畢竟是 Apple 的產品,包裝上處處是巧思,只要沿著黑色箭頭指示,就可以輕鬆將外盒開封喔!
外盒開封後,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候了~
有看到兩側的紙板嗎?只要同時將兩側的紙板往上扳,就能輕鬆將內裝的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取出,絲毫不用蠻力!

 

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圖文開箱分享」筆電包裝盒

取出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筆電包裝,一貫的 Apple 簡潔風格,從正面所印的筆電照片,也可一窺新世代 MacBook Pro 筆電的輕薄設計。
 

包裝背面則印有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的相關資訊。


這台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規格與配備,皆可在包裝背面的貼紙上,做一個初步檢視~







 

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圖文開箱分享」開箱照

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開箱這台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吧!打開紙盒上蓋,便可看到銀色的 MacBook Pro 筆電靜靜地躺在紙盒的最上面。
▼在 MacBook Pro 筆電外,有一層霧面的塑膠保護膜,並設計有一拉口,能優雅地將筆電拿起。

拿起 MacBook Pro 筆電後,便會看到「盒附文件」與「USB-C 充電連接線
盒附文件也設計了能輕鬆拿起的拉口。▼
拿起盒附文件」後,便會看到藏在底下的「61W USB-C 電源轉接器」。


這是前面提過的USB-C 充電連接線」。

▼大合照時間,這部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盒中的所有物件,都在照片裡囉~▼

 

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圖文開箱分享」USB-C 充電連接線

特寫一下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的「USB-C 充電連接線 (2 公尺)」,全新的「USB-C」接頭與前代差異頗大,要小心別踢到線喔~哈~


 

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圖文開箱分享」61W USB-C 電源轉接器

這台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與前代的另一個不同之處,就是這個61W USB-C 電源轉接器」。藉由全新USB-C」接頭的設計,讓轉接器與充電線得以分開收納,而且充電速度更快、更有感!







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圖文開箱分享」盒附文件

接著來看一下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盒裝內所附的相關文件。

在這特殊設計的紙盒裡,包含了 MacBook Pro 筆電的說明書、簡介、以及 Apple 貼紙。
▼在使用全新的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之前,建議可以先將說明書仔細閱讀一番!▼


  

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圖文開箱分享」筆電本體

接下來就要進入本篇的重點,全新的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!不過外面還包裹了一層霧面保護膜,用來避免 MacBook Pro 筆電表面細小的刮傷~
MacBook Pro 筆電底部。
特寫一下霧面保護膜
將霧面保護膜取下後,終於能一睹這台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的廬山真面目了!不得不說,銀色的 MacBook Pro 筆電散發出一種迷人的科技感~另外,Apple Logo 也與前代不同囉~底下會特寫介紹。
MacBook Pro 筆電底部。
▼在 MacBook Pro 筆電底部,有這台筆電的生產年期等相關資訊。
▼在 MacBook Pro 筆電底部,還有筆電散熱孔、以及四個黑色圓形支撐墊。

特寫 MacBook Pro 筆電底部的黑色圓形支撐墊。
接著將目光移到 MacBook Pro 筆電的左側,與前代不同的是,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只留下兩個 Thunderbolt 3 埠,也就是前面提到的USB-C」插槽。
▼至於 MacBook Pro 筆電的右側,除了也有兩個 Thunderbolt 3 埠(USB-C」插槽)外,與一個耳機孔。
開啟螢幕的凹槽。
與前代 MacBook Pro 筆電不同的是,螢幕蓋上面的 Apple Logo 已經不再發光,改成金屬反光樣式。

不曉得大家喜歡舊款會發光的 Apple Logo,還是新款反光樣式的 Apple Logo 呢?
原本我只是想拍螢幕與鍵盤等的照片,但一拉開 MacBook Pro 筆電的上蓋,電腦便自動開機了!!!噢~對了,螢幕上還有一張非常薄的紙,用來保護螢幕~▼
另外,在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上,採用的是「Touch ID技術,所以已經看不到舊款 MacBook Pro 筆電上的「電源鍵」,一時間還有點不適應,哈~▼

在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上,無論是鍵盤或軌跡板,都與前代 MacBook Pro 筆電不同,底下再分別介紹。

首先來看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的「全尺寸背光鍵盤」,具備了整合式 Touch ID 感應器的 Touch Bar,以及環境光度感應器。對我們一般使用者來說,最直接的就是原本實體按鍵式的一整排功能鍵,改變為長條、觸控式的「Touch Bar」,而靠近原本電源鍵的地方,則變成用來辨識指紋的「Touch ID」。另外,新的鍵盤機構設計,也讓打字的手感截然不同!▼
▼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的「Force Touch 觸控式軌跡板」面積,也比舊款 MacBook Pro 筆電要來的大多了~

在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鍵盤兩側,是「高動態範圍的立體聲揚聲器」,這是另一個讓我很有感的改變,低音的震撼感比以前要來得明顯許多!
另外,在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的鍵盤上,還有一個改變,那就是「Caps Lock 鍵」上,多了「中/英」的字樣,個人覺得這也是一個相當方便的巧思,畢竟大部分時刻,我們不都是在這兩種語言作轉換嗎?▼
最後來特寫一下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螢幕下方的 MacBook Pro 字樣。

 

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圖文開箱分享」Touch ID 設定

這台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的其中一個亮點,就是採用Touch ID指紋辨識!所以開機後,電腦螢幕上便會跳出設定Touch ID的畫面~

同時間,在鍵盤上方的觸控式的「Touch Bar」也會跳出提示,要我們進行Touch ID的指紋辨識設定。
這個「Touch ID的指紋辨識設定流程,相信目前絕大部分的 iPhone 使用者都已經相當熟悉了~哈~
Touch ID指紋辨識設定完成!
接著讓電腦跑完其他相關設定,就可以開始使用這台全新的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囉!


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圖文開箱分享」開機使用

除了前面提到過的鍵盤、軌跡板與音響外,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的螢幕畫質感覺也更加細膩!



▼要登入電腦可以輸入密碼,也可以使用Touch ID指紋辨識既然買的是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,當然要用Touch ID指紋辨識登入電腦囉~哈哈~

▼眼睛利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,我的電腦桌面看起來並不像是全新的電腦。是的,因為我開機後,立馬接上我的行動硬碟,透過 Apple 電腦專屬的「Time Machine」功能,將之前舊 MacBook Pro 筆電中的系統、軟體、檔案,完整轉移至新的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上!

▼藉由這個超強的「Time Machine」功能,我們便可以無縫接軌,立即使用全新的 MacBook Pro 筆電!我之後也會另外寫一篇專文,來與大家分享這個超方便的功能喔~
 
  

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圖文開箱分享」世代交替

同樣是13吋的 Apple MacBook Pro 筆電,到底全新的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與我六年前的舊「Apple MacBook Pro (13 英吋, 2011 年末)」差異多少呢?撇除掉性能的部分,先來帶大家看最直接,也最有感的筆電外觀大比較吧~不用說,放在上面的是「Apple MacBook Pro 13吋 2017」,底下的則是「Apple MacBook Pro 13吋 2011」。

▼左邊的是「Apple MacBook Pro 13吋 2017」,右邊的則是「Apple MacBook Pro 13吋 2011」。這時候是否會覺得新款的 Apple Logo 雖然不會發光,但看起來卻更有質感呢?

左邊的是「Apple MacBook Pro 13吋 2017」,右邊的則是「Apple MacBook Pro 13吋 2011」。從背面看起來還真是瘦身有成ㄚ~哈哈~但也不再內建光碟機囉~
左邊的是「Apple MacBook Pro 13吋 2017」,右邊的則是「Apple MacBook Pro 13吋 2011」。從側面看,新款的 MacBook Pro 筆電 只留下兩個 Thunderbolt 3 埠,相對簡潔許多。
最後來張Apple MacBook Pro 13吋 2017」與「Apple MacBook Pro 13吋 2011的疊疊樂!這樣一路看下來,是否感受到新款的Apple MacBook Pro 13吋 2017」變得更輕、更薄、更小了呢?


  
接下來我還會再寫另外兩篇文章,這兩篇文章也都與本文「2017 Apple MacBook Pro 13吋 銀色 with Touch Bar 和 Touch ID」有很大的關聯喔,敬請期待!

好消息!第一篇《「3C科技開箱文」innowatt DOCK Pro Thunderbolt USB 3.1 Type C Combo Hub 無線多功能充電傳輸集線器》已經整理出來囉!這可說是新款 MacBook Pro 筆電必備配件ㄚ~

更多「Apple」相關產品文章:
其他「開箱文」:

「Apple MacBook Pro」資訊


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apple.com/tw/macbook-pro/specs/


引用及轉貼 Charles Kwang 的美食慢遊 部落格文章前,請先 來信 告知!除了不能修改內文,也必須附上原文連結出處https://charleskwang.blogspot.tw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